索引号 3212000039/2025-324945 分类 部门文件
发布机构 市体育局 发文日期 2025-05-21
文号 时效
市体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江苏省第21届运动会备战工作的实施方案
  • 信息来源:市体育局
  • 发布日期:2025-05-21 15:39
  • 浏览次数:

按照《市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江苏省第二十一届运动会泰州市备战工作专班(青少年部)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加强我局备战工作的全民性、计划性、针对性、有效性,抓好2025年度备战参赛工作,现提出进一步加强江苏省第21届运动会泰州市备战工作的实施方案。

一、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

(一)赛会成绩,即根据省运会项目设置计入我市代表团的金牌、奖牌和总分数。目标任务:保八争六。

(二)综合成绩,即赛会参赛计项成绩+输送运动员参加奥运会和全运会带入成绩。目标任务:保八争六。

(三)综合组织,即体校建设、青少年体育“5621”计划实施、各市开展青少年体育竞赛组织、赛风赛纪等四个部分。目标任务:保二争一。

(四)人才输送,即统计2022-2025年期间,各设区市和各县(市、区)向省优秀运动队输送运动员的数量。目标任务:保八争六。

(五)学校体育工作奖(另行发文)

二、进一步明确阶段任务

2025年是备战工作的关键之年,今年的任务是“三个确定一个实现”,年度阶段任务划分为四个阶段,即2025年1-3月份,确定参赛运动员包括完成运动员注册、核定各项目各组别各小项参赛运动员;3-4月份确定运动队保障团队包括组建由领队、教练、工作人员组成的团队,明确职责分工,开展专项培训;4-11月份确定各项目各组别重点运动员包括动态跟踪运动员训练、参赛数据,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每季度评估重点运动员名单;11-12月份实现适龄运动员在省锦标赛中总成绩排名前八包括参赛期间实时跟踪数据,年度汇总比赛成绩分析。

三、进一步明确月度重点工作

在常规训练管理的安排下,结合阶段任务,明确月度重点工作,召开月度重点专题会议。

3月:冬训总结、2025年度备战计划(含资金安排)

4月:青少年体育“5621”计划实施和体校建设

5月:全运会备战研究分析跟踪、运动员升学保障

6月:半年训练工作总结

7月:夏训安排、赛风赛纪(含反兴奋剂)

8月:年度参赛

9月:全运会备战决赛阶段研究分析跟踪

10月:年度总结分析

11月:冬训安排

12月:26年工作安排

四、进一步推动专班办实体化运作

在工作专班的领导下,市体育局适时抽调工作人员集中办公,落实工作专班的相关工作要求。

序号

工作内容

牵头人

责任人

1

统筹协调督导备战参赛组织工作

徐兵

刘庆

2

指导各备战组做好备战参赛工作

备战参赛工作的督查考核工作

薛兰梅

薛佳俊

吴海龙

秦国梁

朱双六

各市(区)

刘  庆

张军民

高志军

耿海涛

李嫦娥

各市(区)

3

备战工作专班会议会务工作

薛兰梅

马申

4

各参赛项目运动队的组建和训练管理工作,制订并实施运动员、教练员及体育管理人才培养、引进的相关政策

薛兰梅

王彤

5

各参赛运动队的管理工作

薛兰梅

薛佳俊

吴海龙

秦国梁

朱双六

各市(区)

刘  庆

张军民

高志军

耿海涛

李嫦娥

各市(区)

6

做好反兴奋剂相关工作

秦国梁

赵骅

7

完成工作专班交办的其他工作

薛兰梅

刘庆

五、进一步加强备战参赛督导

为将工作专班工作要求、月度重点工作落实落细,形成凝心聚力抓备战的浓厚氛围,建立以市体育局局长为组长,其他局领导为副组长的备战参赛督导领导小组,形成联系版块、联系项目、联系学校、联系省队的四联督导机制。

局领导

版块

项目

学校

省队

备注

徐兵

市直

击剑

射击

跳水

省附

击剑

射击

跳水

南京体院

方山基地

薛佳俊

泰兴

自行车

轮滑

柔道

凤凰小学

城东小学

自行车

柔道

训练中心

社体中心

中山门

吴海龙

高新高港

摔跤

散打

举重

智堡学校

摔跤

散打

中山门

训练中心

薛兰梅

兴化

海陵

田径

足球

明珠学校

田径

足球

训练中心

足管中心

秦国梁

靖江

水上

实验小学

水上

水上中心

朱双六

姜堰

乒乓球

网球

羽毛球

实验学校

乒乓球

南京体院

六、进一步明确工作要求

(一)对标目标任务,坚决扛起备战工作的使命和责任。全市体育系统都要强化使命责任意识,按照2025年全市备战江苏省第二十一届运动会工作推进会安排,锚定目标任务,调动各方资源,汇聚备战合力。科学制定备战计划,加强参赛形势研判,增强备战参赛前瞻性、科学性和精准性。积极配合做好重点运动员、教练员思想教育、后勤保障等工作,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解决好后顾之忧,确保全身心投入训练参赛。

(二)对表工作进度,切实提升科学训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坚持“三从一大”训练原则,挖掘传承项目优良传统,调整完善教练员队伍结构,全力打造优秀尖子运动员。加大科研攻关保障力度,科技助力重点项目重点运动员,深度挖掘训练参赛数据,通过数据科学分析、准确把握运动员训练竞技状况,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加强训练过程管控,定期组织巡察督导,检查评估训练落实情况,帮助运动队查找短板弱项,研究改进措施。

(三)加强分类指导,增强工作措施的前瞻性和全面性。一是着力推动“5621计划”落地见效,会同教育部门推进项目“一条龙”布局,打通“一条龙”升学渠道。做好“5621计划”与“6332项目”振兴行动计划的衔接,促进开展常态化训练。鼓励学校重点布局推广“6332项目”以及快乐体操、武术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项目。二是提高青少年业余训练水平。加强体校和少儿体校建设,持续推动各级各类体校建设发展,发挥各地特色优势,争创省级高水平单项业余训练点(三线点)和国家奥运后备人才梯队项目布局单位。建立重点项目重点运动员数据库,跟踪指导训练参赛。

(四)加强专项督导,形成备战工作闭环。局领导应主动对接联系单位,掌握省运会目标任务及备战情况,每季度至少检查1次运动队训练情况或听取队伍情况汇报并提出工作要求。每年至少1次赴比赛现场实地了解所联系项目队伍比赛成绩和队伍真实情况。所联系队伍外训期间至少1次赴外训地点实地检查训练工作。每年至少1次赴联系版块、学校、省队调研备战、参赛、输送和体教融合情况,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联系对象应及时汇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定期汇报,联系领导应当积极帮助、协调解决。




泰州市体育局

2025年5月21日


关联阅读:《市体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江苏省第21届运动会备战工作的实施方案》解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